文化,我们要拿什么来拯救你

发稿时间 2012-03-05 17:49
前一段时间,政协委员陈光标在两会上关于“在人民币上印孔子名言,弘扬中国文化”的提案,曾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暂且不说提案内容的恰当与否,文化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倒是真事。从最早的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争,到后来中韩两国争夺亚太文化遗产中心,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传承已不再仅仅是个人、家庭与集体的事,而是已然上升到了国际,甚至政治的层面。

但是转身追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程,似乎文化的传承并非是什么复杂之事。从最早的华夏文明,到儒家、道家、法家等9大体系,再到现代化文明,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只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改进、言传身教,便可以流传至今并且发扬光大。

文化的作用,就是要树立一个言行的榜样,一个道德的规范或是一个社会的行为准则,从而使生活变得更加和谐、舒适、安定和愉悦。这才是文化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如果把文化当作商品来你争我夺,还要贴上“注册商标”划清界限,那么文化就不再是被人所用,而是成为了一个为人所累的傀儡了。就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件事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形式,其最终的目的是让那些逐渐流失的文化历史不被人们所遗忘。可是,要是硬用“文化遗产”这么一个标签来给文化分门别类,扣上强硬的枷锁,甚至相互攻击大打出手,恐怕非但不能保护文化,反而只能使文化变了味。

文化是活物,只有在有生命力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所以要用心来创造、传播和保护。如果仅是把它挂在嘴边炫耀,或者只是为了得到一纸“文化遗产”的证书,那么恐怕再优秀的文化也要枯竭生锈,像那些长满了铜绿的青铜器一样,只能被供奉在博物馆里了。

文化不是什么虚无缥缈不可捕捉的东西,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成、生长并被传承的。就拿乘公交车这件事来说,中国的公交车上人满为患,为了一些芝麻小事闹得耳红面赤是常有的事,这样的景象似乎已顺理成章地在每个人脑海里形成、固化,并不足为奇了。但是来到韩国,我脑海里存在了十几年的“公交车画面”却被彻底推翻了。井然的乘车秩序、人们在车内细声地交谈,连接电话都是用手捂着话筒,三言两语便匆忙挂掉,似乎在参加一场严肃的会议;公交司机会亲切地对每一位乘车者点头行礼;起身让座已司空见惯,甚至有时坐着的老人还会主动地帮助站着的旅客拿东西;就连上下班高峰,车厢内也十分的安静,能听到的也只是零星的电话铃声,或者“对不起”、“失礼了”、“请让一下”等简单的礼貌用语。偶尔有小孩子不懂事大声喧闹的,在一边的家长会赶紧制止,然后不停地对他讲,“在公交车上,这么大声说话是不可以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这才是文化应有的也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

现在的中国社会,面对一位摔倒的老人,扶与不扶都要思索再三;一个孩子被车压倒,却无人伸出援手;克扣农民工的工资,却拿不出有效的对策……我们不禁要思索一下,这些违背道德常识的不可思议的事情,怎么能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里发生?我们的传统美德仅仅是得到“文化遗产”的认证,或者把四书五经搬上人民币就可以完好无损地传承了么?从中韩两国截然不同的公交车画面中,就可以得到答案,用嘴永远都只能是“传”播表面,而只有用心才可以“承”授内涵与实质。

因而,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什么需要拿着高音喇叭大肆宣扬的难事,只要把它细细领会并且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里,自然而然就能达到“以心传心”的效果。在韩国的早班公交车上,我曾看到过一位年过花甲的韩国老人,她戴着老花镜,努力把书举在灯下默默地研读,还不时地圈圈点点。那时还有点睡意朦胧,正在为一大早上就要出门而烦心的我,突然触电一般地被深深感动了。文化的传承,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生动的教科书更有效的呢?

实习记者 刘思瑶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