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中美之间的竞争将是一场持久战

发稿时间 2019-10-28 14:40
成均中国研究所2019年度国际学术会议25日在首尔成均馆大学举办,所长李熙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中美贸易战等问题发表看法。

▲作为韩国的“中国通”,受邀出席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观礼活动有何感想?

李熙玉:对一名学者而言,可以客观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确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后的发展方向,是非常不错的经历。现场可以感受到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了解新中国如何成立、中国经济如何实现发展以及未来走向。

▲简单介绍一下国际学术会议召开背景,为什么将“中美关系和东北亚秩序”定为主题?

李熙玉:如果说国际秩序过去是在持续中有部分的变化,现在则是与过去全然不同的根本性变化。举例而言,过去中美之间的竞争都是一时的,克服之后中美关系就会好转。现在的中美竞争,则是华为为代表的科技竞争,以及发展模式和制度的竞争,涉及体制、制度、意识形态的竞争,具有根本性。与中国学者一道,就如何诠释目前的中美关系进行探讨。

众所周知,中美关系也不单单只是中美关系,还涉及东北亚地区和半岛问题,能够给国际秩序带来根本性变化。这种情况下,中韩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秩序变化,就东北亚和半岛和平问题摸索政策发展方向,寻找新出路、新方案、新政策。政府层面在这些问题上有这样那样的政策,学术界也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研究,所以成均中国研究所牵头主办2019年度国际学术会议。

▲中美11月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可能性非常大",怎么看?

李熙玉:应该看作是小型协议(small deal),说明中美双方都感受到贸易战带来的负担,暂时达成共识。但这不意味着双方能够达成大规模协议(big deal),不是贸易战结束。如果比作成战争,这应该是算是停战。个人以为,类似的事情以后还会继续发生。中美之间的竞争将是长期的,激烈的,围绕着好的制度、意识形态、模式开展的竞争。中美11月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可能性非常大"本身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但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美国内部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基本上都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美国政坛已经不是划分为“鹰派”与“鸽派”,而是“鹰派”和更强硬的“鹰派”。下一届政府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哪一个党派主政,继续对于中国实施强硬政策的可能性都很大。中美之间的竞争,不会因为新政府上台而结束,也许是新的开始。因此,怎么克服当前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对学者而言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上对美国威胁最大的是日本,军事上对美国最大的是苏联。用十年左右的时间,美国就先后将这两个国家拖垮了。通过汇率、外贸、金融等政策把日本打趴下;通过科技、军备竞赛、经济封锁等手段把苏联整垮了。如何看待当年美国打压日本和现在美国对中国挑起贸易战,有何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李熙玉:美国把经济急速发展中的日本,看作是对自身霸权的挑战。1985年以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签订《广场协议》。​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日本当时没有很好做出应对,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是世界霸权主义国家,日本的安保严重依赖于美国,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案可以选择。日本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对外贸易,国内出现严重经济泡沫。现在中国与美国的经济总量差距持续减小,中国GDP已占美国的约66%,安保方面也不存在日本依赖美国的问题,中国有充分实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出应对。所以,美国80年代打压日本和现在想要打压中国,不可能一样。中国崛起后,国家实力非同往日而语。

要说共同点,美国感受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为了维持统治地位,压迫其他国家无法向美国发起挑战。1985年,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达到美国的一半以上,而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令美国感到相当大的压力和不安。美国为维护世界单一霸权领袖地位,就会打压中国、日本、德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发展。不过,对应方式、对应战略、对应能力方面,中国与日本是不同的。
 

【摄影 记者 邵天翔】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