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提供 韩联社】
14日,位于首尔钟路区的日本驻韩大使馆门口,大学生气候行动等环保团体成员举行记者发布会,强烈谴责日本将福岛核电站核废水排入海洋。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在Z世代(1997至2012年间出生人群)的“游乐场”TikTok上,“DIY钥匙扣化妆品”短视频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她们把润唇膏、眼影盘、气垫等化妆品制成挂饰,和AirPods一起挂在包上,或把各种小玩具装饰物满满当当挂在化妆品上随身携带。对她们来说,化妆品也要变成钥匙扣挂在身上,才算“潮”。 ◆ 化妆品变钥匙扣?钥匙扣变化妆品? 所谓“钥匙扣化妆品”,顾名思义就是把化妆品像钥匙扣一样作为配饰使用。对于Z世代来说,化妆品不仅仅是用来涂抹的工具,更是彰显个人品味的媒介,挂在包包和手机等日常物品上,还能享受装点的乐趣。这一趋势结合Y2K时尚和“大小孩”文化,正在推动整个美妆行业的变革。 在TikTok上,Z世代用户占比超过60%,搜索“cosmetics keychain(钥匙扣化妆品)”即可找到各种制作方法。拥有630万粉丝的TikTok博主Katie Fang年初发布的钥匙扣化妆品制作视频获得80万以上点赞和5万次分享。她在视频中展示如何把润唇膏和其他化妆品与钱包或玩偶挂在一起随身携带。还有其他视频展示用图钉戳穿化妆品一角并连接钥匙扣的方法,点赞多达16万。 eBay日本站对日本Z世代女性进行的美妆消费趋势调查显示,31.6%的受访者在选择美妆产品时认为可爱的设计非常重要。eBay日本站表示,在日本一二十多岁年轻一代中,钥匙扣化妆品受到关注,正是“迷你美妆”趋势的体现。目前使用过钥匙扣化妆品的Z世代比例为11.2%,M世代(1980至1996年间出生人群)为5.6%,整体不足10%,但加上有意尝试的人群后比例高达36%。 常见的钥匙扣化妆品包括唇膏、腮红、眼影,此外护手霜、香水、香膏等也颇受欢迎。日本知名美妆时尚杂志《MAQUIA》也指出,能挂在包包上的钥匙扣化妆品是今年的流行趋势,小巧可爱、实用性强,因此人气迅速上涨,并且一旦开始收藏就可能上瘾。 【图片来源 TikTok截图】 ◆ 韩国美妆引领“钥匙扣化妆品”风潮 钥匙扣化妆品潮流由韩国品牌Fwee率先掀起。Fwee是韩国企业BENOW在2021年推出的美妆品牌,去年重新定位“钥匙扣化妆品”品牌。Fwee以独特设计和小巧容量为特色,最受欢迎的产品是唇颊两用果冻膏和布丁膏,产品包装小巧,侧面设有挂环,方便当作钥匙扣使用。重塑品牌形象后,Fwee的热度迅速上升,线下门店也从韩国首尔和釜山扩张至日本东京、大阪和美国纽约等海外地区。 BENOW相关人士表示,去年年初推出钥匙扣化妆品时并没想到会如此流行,但随着年轻一代“装饰包包”文化的兴起,需求大幅增加。公司销售数据目前尚不对外公开,但从网络搜索等多个指标来看,确实出现显著增长,BENOW还计划未来持续扩大钥匙扣化妆品系列。 新世界国际去年收购的独立美妆品牌AMUSE今年年初也推出钥匙扣版本的唇釉和唇膏。今年新推出的大部分产品都配有挂环,可以当作钥匙扣使用,同时AMUSE还销售可以与化妆品搭配的玩偶挂饰。另一韩妆品牌Dasique也推出迷你眼影钥匙扣作为赠品,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DIY钥匙扣化妆品的相关内容。 【图片来源 AMUSE/Fwee】 ◆ 销量飙升 搜索暴涨 “迷你美妆”正当红 钥匙扣化妆品的超高人气已经在销售数据上得到验证。在时尚美妆平台W Concept上,6月1日至24日期间钥匙扣化妆品的销售规模较3月同期足足增长25倍。3月是此类产品正式大批上市的时间,W Concept相关人士表示,二三十多岁年轻女孩通过挂饰形态化妆品展现个人风格的趋势迅速扩散,因此原本作为赠品发布的钥匙扣化妆品纷纷开始以正品形式推出。 在年轻女性用户众多的购物平台ZIGZAG上,过去两个月间钥匙扣护手霜的销量较1至2月激增353%,搜索数量也增长92%。与钥匙扣相关的美妆配件产品搜索与销量也随之稳步增长。ZIGZAG相关人士指出,随着“挂饰潮”的持续,钥匙扣化妆品受到十至三十多岁女性的强烈关注,并有望成为新的美妆趋势。 在MUSINSA平台,“钥匙扣润唇膏”的搜索数量较去年增长35倍。MUSINSA相关人士表示,像润唇膏等日常使用并便于携带的化妆品,已经成为体现个性的时尚单品,带有感性设计的钥匙扣化妆品兼具实用与时尚,拉动“迷你美妆”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025-07-30 16:58:10网漫正迎来短视频化的新趋势。韩国网漫业界29日发布消息称,Naver Webtoon计划于今年9月在旗下应用中推出短视频服务“Cuts”,用户可像观看Instagram的Reels或优兔(Youtube)的Shorts一样,以短视频形式欣赏网漫。 目前,网漫主要以竖向滚动的形式阅读,而“Cuts”将以动画视频形式呈现漫画内容,进一步强化画面表现力与沉浸感,成为区别于传统阅读方式的最大亮点。除了以短视频形式展现现有作品的精彩片段外,Naver Webtoon还计划推出仅在“Cuts”独家上线的原创内容,丰富用户的观看体验。 首批上线作品包括人气漫画《我的僵尸女儿》衍生的日常搞笑短剧《金爱耸的一天》,以猫咪角色“爱耸”为主角展开,内容轻松诙谐,契合短视频用户的碎片化观看习惯。 此前,Naver Webtoon母公司Webtoon娱乐已于今年5月在北美平台推出“New & Hot”短视频功能,主要通过预告片或精彩片段介绍现有漫画作品,收获良好反响。在此基础上,Naver Webtoon计划在韩国通过“Cuts”进一步扩展服务形态,不仅展示现有漫画的精彩剪辑,还将推出全新原创短视频,强化平台差异化竞争力。 随着10至20多岁年轻用户对短视频内容偏好的持续增强,业界正加快相关布局。Kakao娱乐今年4月在“Kakao Page”上线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网漫短视频功能“Helix Shorts”,电子书平台Ridi也于7月在日本推出全球短剧平台“Kanta”,积极抢占短视频内容市场。 《我的僵尸女儿》电影版和漫画版海报。【图片来源 Naver Webtoon】
2025-07-29 10:05:36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和生活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全球多国政府纷纷出台发放消费券或现金补贴等财政政策,以提振内需、刺激民间消费。然而,这类政策往往成效与副作用并存。近期,韩国政府推出的“民生恢复消费券”政策同样引发广泛关注。 ◆中国:新冠疫情期间发放消费券 效果有限引发思考 中国是较早发放消费券刺激内需的国家之一。新冠疫情暴发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消费券政策,力图推动经济复苏。 疫情期间,中国各地政府累计发放消费券达190多亿元。2021年和2022年,发放消费券的城市数量显著增加,至今仍有不少地区延续这一政策。例如,湖北省去年安排2亿元财政资金发放“惠购湖北”新春消费券;贵州省今年2月6日起在全省发放“2024年多彩贵州欢乐购普惠消费券”;上海市去年投入5亿元财政资金,在餐饮、旅游、电影、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发放消费券。 居民可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常用支付平台领取消费券。政府设置使用期限和最低消费金额限制,以促进额外消费支出。 短期来看,消费券确实起到了刺激作用,有效提振了消费信心。尽管去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3.3%,但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上升至40%以上,凸显内需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然而,消费券作为一次性政策工具,对经济和消费的持续刺激作用有限。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指出,只有房地产和股市回暖、居民资产随之增加,消费才能实现持续复苏。此外,财政能力有限的地方政府若大规模发券,可能进一步加剧财政压力。 ◆日本:13.9万亿日元经济刺激方案 财政可持续性受质疑 日本政府去年11月在内阁会议上正式批准了一项重大的经济刺激方案,旨在缓解因物价上涨给低收入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并促进国内经济的整体复苏。 根据该方案,日本政府向无需缴纳居民税的低收入家庭发放每户3万日元的现金补贴。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政府还额外为每名儿童发放2万日元,以减轻育儿负担。 这一经济刺激方案总规模达13.9万亿日元,其中约3万亿日元用于现金补贴和能源补贴等家庭支持项目。若将民间资金等一并计入,整体财政支出达39万亿日元。日本政府预测,此次刺激措施将推动当年GDP增长率提升约0.1个百分点。 但有分析认为,在民间消费正逐渐复苏的背景下,此举的额外拉动效应可能有限。日本经济学家末吉尊行表示,在民间消费回暖、实际工资也在上涨的背景下,是否有必要推出如此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值得商榷。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财政可持续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此次政策将使日本政府原计划实现的本年度基础财政盈余目标难以实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指出,日本需避免债务继续扩大,并配合央行货币政策转向,采取行动改善财政状况。 ◆美国:疫情期间大规模现金补贴 引发超预期通胀 美国政府在2020至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实施了大规模现金补贴政策。虽然短期内为经济注入活力,但随后引发的高通胀却超出了政府预期。 哈佛大学教授、前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表示:“这是一代人未曾见过的通胀压力。美国需要快速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胀风险。” ◆韩国:史上最大规模消费券政策 能否挽救韩国经济? 韩国政府近日启动的“民生恢复消费券”政策备受瞩目。这是韩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消费补贴政策,旨在激活内需,提振地区经济活力。 根据方案,韩国居民可获得15万(约合人民币773元)至45万韩元的消费券,自申请次日起可使用,使用期限截至11月30日。消费券适用于年营业额在30亿韩元以下的小型商户,大型超市、百货商场、娱乐场所等。 这是李在明政府成立仅半个月后出台的首个补充预算案,政府将把今年的财政支出预算扩大20.2万亿韩元,再加上用于弥补税收缺口的新增预算(10.3万亿韩元),补充预算规模达30.5万亿韩元。若算上5月1日获得国会通过的首次补充预算案,政府总支出将从原先的673.3万亿韩元增至702万亿韩元,首次超过700万亿韩元。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预测,此次消费券政策和补充预算可能将推动韩国GDP增长率提高0.14至0.32个百分点。政府预计,消费券政策将带动流通、食品、住宿、餐饮等行业的销售额增长。 然而,大型超市和电商购物平台被排除在消费券使用范围之外,可能导致今年第三季度相关企业业绩表现相对疲弱。 有观点认为,该政策可能对货币政策产生间接影响。如果内需回升带动整体经济指标改善,韩国银行(央行)可能推迟降息。但若政策被视为短期刺激工具,则不会对当前货币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民生恢复消费券”预付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7-28 08:00:00当地时间24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在美国华盛顿同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合影。【图片提供 韩联社】 距离韩美关税协商最后期限仅剩5天,双方正展开高级别密集谈判,尽管韩国政府虽已接受美方关注议题,在敏感的农畜产品领域提出较原方案更进一步的修正方案,但美国仍要求韩国做出更大让步并持续施压。 被视为最大竞争国的日本以5500亿美元的综合投资方案获得美国对等关税及汽车零部件关税的下调,这令韩国谈判团队陷入被动。鉴于美国的最终目标是制造业复兴,政府研判美方急需造船等产业合作筹备或成为谈判的催化剂,正全力展开对美游说工作。 贸易领域消息人士27日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本月24日至25日(当地时间)进行的谈判中未能达成协议。据悉,金正官在24日的谈判中向美方提出了比原方案更进一步的修订案,但美方仍要求韩国做出更大让步。韩国总统室随后开会就接受美方要求程度进行讨论,并于25日再次提出新的方案。在此过程中,韩方可能在被列为“红线”的部分农产品领域接受美方提出的部分条件。 特朗普政府对李在明政府成立后,与韩方进行的贸易协商首次表态称具有“建设性”,显示出对与韩国达成协议的积极态度。但美方在韩方反复提出修正案的情况下,仍要求做出更具实质性的让步。目前,金正官与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延长在美行程,灵活应对协商局势的变化。 在此前的韩美谈判中,美方主要在农产品、数字贸易及汽车三大领域对韩施压。尤其对牛肉、大米等农产品态度极为强烈。由于农民与美国“铁锈地带”工人阶层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群体,美方强烈希望韩国在农产品领域做出具体让步。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大多数国家均承诺扩大农产品采购、开放市场等。 尤其是日本承诺对美国进行5500亿美元的投资令谈判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此前韩国以主要大企业为中心提出了1000亿美元以上的制造业直接投资方案,但美方仍要求韩国像日本一样为美国制造业复兴提供资金支持。 日本率先“交卷”令韩国更加趋于被动,分析认为,韩国无需照搬日本的模式,应发挥造船业等独特优势,寻找创造性解决方案。 在中美新冷战的背景下,美国为实现制造业复兴与本国供应链重组,亟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韩国政府考虑提出对造船、半导体、电池等战略产业进行直接投资,并培养本地人才在内的“一揽子”产业合作计划,突出韩国是美国不可替代的“制造业同盟”,以实现双方共赢的“正和博弈”(Positive Sum)。 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将于下周访美,同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会晤。外交部长官赵显也将于下周同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会晤,将在最后冲刺阶段为谈判注入动力。 但留给韩国的时间极其有限,特朗普、霍华德·卢特尼克、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等人因与欧盟和中国的谈判相继前往欧洲,预计特朗普返回美国后的7月30日和31日两天将成为对等关税生效前的最后谈判窗口。
2025-07-27 14: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