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图书成为温暖韩中两国读者心灵的暖炉”——专访韩国连亚国际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郑燕慧

发稿时间 2021-05-02 15:55
1992年韩中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文化产业一直在两国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韩中建交进入第29个年头,两国友好关系也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两国领导人和政府共同努力下,2021至2022年被指定为韩中文化交流年。在此背景下,图书出版业作为文化交流核心产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建交近30年来韩中图书出版行业交流合作有哪些显著变化?疫情之下韩国图书市场走向能给中国市场带来哪些启示?在今后韩中两国关系发展中图书又将如何发挥作用?近日,韩国连亚国际文化传播公司代表理事郑燕慧来到亚洲新闻集团总部,围绕韩中图书出版行业交流话题接受了《亚洲日报》采访。
 

韩国连亚国际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郑燕慧 【摄影 记者 桑海茜】


◈中国读者书单里的韩国书

1993年6月郑燕慧作为建交以后第一届中国大学生代表团的成员访问韩国,出于对图书深厚的喜爱,她从学生时代起便与韩国图书结下缘分。2000年移居韩国后,郑燕慧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图书出版行业中,经过长时间历练,2014年她成立了“连亚国际文化传播公司”,建起一座韩中图书交流之桥。郑燕慧在图书出版行业二十多年的经历与韩中两国关系密切相关,她也见证了两国读者从彼此陌生到好奇再到熟络的过程。

郑燕慧说,韩国文学作品种类在中国受欢迎程度大致上和“韩流指数”相关联。2003至2013年韩流处于全盛期的时候,影视类、艺人自传、励志类很受欢迎,还有童书尤其知识漫画是韩国的强项,很受中国年轻家长们的认可。2019至2021年期间韩流处于饱和也就是冷静期,这段时间主要受年轻人喜爱的是韩国的励志散文类,比如早期的《商道》(2003)、《因为痛,所以叫青春》(2010)、和近期的文学类《熔炉》(2013)、《82年生金智英》(2019)和李沧东导演的《烧纸》(2020)等。随着韩国影视的不断升级,影视类图书一直也是年轻人的热门话题,而韩国漫画在中国从来没有降温。
 

文在寅的自传《命运》 【图片来源 网络】


郑燕慧向记者讲述了出版经历最为曲折、在中国读者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本书——现任韩国总统文在寅的自传《命运》。“我们公司作为这本书中文简体版的推动者,很高兴看到2020年在中国的销量猛增,大受中国读者的喜爱,这都归功于2020年疫情初期的政府上下齐心协力有效控制的成果”她说,“我们作为文化传播公司,很开心看到自己代理的图书在中国发挥出积极能量,因为它成为中国读者读懂韩国政治、社会、文化,了解韩国一位风云人物的一生的一个窗口。”

 ◈疫情之下图书市场三宝:“我”、“钱”、“宅”

疫情发生后受到防疫规定限制,人们居家时间增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图书的销量。据统计,2020年韩国出版市场纸质书销量比2019年上升了7%。

郑燕慧将疫情之下韩国图书消费的三大关键词归结为“我”“钱”“宅”——“我”就是管理我、启发我、安慰我;“钱”就是理财买股票、预测新秩序、探索新价值;“宅”就是孩子在家线上听课、宅男宅女的新生活。大人和小孩的居家时间长,线上的文化消费也变多,电子书和网络小说和网络漫画都实现了空前的增长。

◈“理性看待网络信息”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各国民众相互了解对方国家社会、人文的主要渠道已经集中在网络。郑燕慧分析了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化交流的利弊,她认为,互联网交流的利在于信息开放,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弊在信息呈现碎片化,且网络发表意见都是匿名,捕风捉影、缺乏理性,大多时候会损害两国善良人民的感情,影响正常文化交流。

郑燕慧说:“整体来说互联网交流的利大于弊,网络能看到好坏信息各一半,有冲突也会有包容”,“我时常会关注有关韩中间的网络冲突并感到担心,但也能看到最近几年两国网友冷静思考的观点逐渐增加,政府也会经常出来发表官方意见和正确导向,人们逐渐学会线上线下信息的对比,逐渐培养出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

◈图书——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基石

不论是中国还是韩国,图书出版都要经过严格的验证程序,这是图书出版和网络文学最大的不同。据郑燕慧介绍,韩国没有审查制,但是每家出版社对自己的出版内容是要100%负全责的,还要接受大众的监督。中国都是审查制,所以图书内容的严谨性自不必说——这样经过严格把关出版的图书,向对方国家输出时,一是要引起当地人的共鸣,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符合当地人的阅读习惯才可以进行翻译出版。

郑燕慧认为,商业效果和社会效果兼备的出版物才能得到当地人的喜爱,图书包罗万象,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历史、宗教、艺术、哲学等,非常全面和理性。“没有比图书作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基石更合适的传播媒介了。”

◈“两个十年”

韩中两国建交以来,出版交流范围不断拓宽。郑燕慧将该行业的交流分为“两个十年”——前十年中主要是以参加国际书展,进行版权贸易为主;而后面的十年中,从事版权贸易的人数和公司数量增加,两国的翻译队伍也逐渐壮大。

郑燕慧介绍说,除了每年一届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尔国际书展,上海国际童书展上的定期版权交流,韩国每年向中国各省派出出版社团队,举行“走出去的版权会”。而中国各地出版集团,也定期回访首尔举办版权交流会,名家讲演等。除了业界间的版权贸易、作家交流、读者座谈、学术研讨外,两国政府各自通过奖励政策,鼓励输出,并重点培养翻译专家队伍,为两国的图书出版文化交流铺路,近十年来两国的出版业交流得到了全方位的深度发展。

▲“版权保护制度完善让行业受益

随着中国政府不断完善著作权保护相关法律,韩中出版行业受到了许多有利影响,对此郑燕慧感触颇深:“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政府不断完善著作权保护相关法律,这一点上给韩中之间的版权贸易带来积极的影响是是十分明显的。比如签一个版权合同,会附上中方作者的身份信息与授权书,以证明图书的版权对外授权经过作者的授权认可。而这一点上以前一直是忽略的,产生过很多国际版权纠纷。”

◈《管理敏感》和《空间的未来》

郑燕慧向《亚洲日报》读者推荐了两本最近在中国和韩国很受欢迎的图书:《管理敏感》和《空间的未来》。

郑燕慧表示,在物质富裕的年代,心理抑郁,过度敏感成了现代人的通病。《管理敏感》这本开创性的书,通过完整严谨的脑科学和精神医学理论体系告诉我们,敏感是可以管理的。在这本书中,脑科学博士全教授通过特别挑选的40个案例和16条法则,告诉我们如何管理敏感,善用敏感。作者还针对敏感之人的典型症状,给出了个性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心理处方。这本书在韩国的销量已经突破了10万本大关,相信也会成功捕获中国读者的心。

“我还想推荐一本新书,著名建筑家俞贤俊的《空间的未来》,目前占据韩国人文周畅销榜第3位,它主要讲述后疫情时代的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这本书还装满了我们空间的各种有趣故事和作为建筑家的诊断、批评和期待。时代瞬息万变,危机时刻到来时,各种谈论未来的先知都会登场。而这本书就是其中之一。
 

著名建筑家俞贤俊著作《空间的未来》 【图片来源 网络】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