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之声】 中韩“文化之争”的根结所在

发稿时间 2021-11-14 13:10
近日,一项关于韩语起源的研究引起中韩两国网友热议,该研究指出,韩语、突厥语、日语、蒙古语等均起源于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现中国东北地区农耕民族,推翻了此前的“游牧民族假说”,让语言传播的历史认知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起源,一直是中韩两国舆论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中韩两国自古地缘相近,文化相融,自然少不了争论与误解。回顾建交以来中韩多起“文化之争”,大多来自舆论杜撰或断章取义,而在如今信息更加碎片化、快速化的时代,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带有成见的“谣言”?

2006年10月26日,广东《新快报》刊登了一则题为《韩国人发明汉字?》的报道,其中援引一篇博客称“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首尔大学历史系教授朴正秀的十年研究指出,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韩国政府应为汉字申遗”,当时该报道曾注明该消息暂时无法证实。然而就在一年后的12月12日,《新快报》在关于“中韩文化之争”的系列报道中话锋一转,直接引用了这篇尚未证实的内容,并表示韩国汉字申遗已经热议一年多,激起众多中国网友对韩国的反感。对此韩联社次日报道称,首尔大学并无“朴正秀”,韩国也没有为汉字申遗之举,《朝鲜日报》也从未发表过相关文章。

无独有偶。2005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这场从2004年开始传播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最终被媒体宣判为韩国胜出。但根据申报内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并非中国人理解的端午节,两者仅仅时间重合。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收录进世界非遗名录,“韩国抢走端午”一说不攻自破。

今年7月,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通过“公共术语的外语译名规范”修正案,正式将韩国泡菜(Kimchi)的中文标准译名确定为“辛奇”,与中国泡菜进行明确区分,以期待中韩之间关于泡菜归属的口水战彻底停歇。这些年来,泡菜也成为两国敏感词,去年年底,中国四川泡菜获国际标准认证在媒体的煽风点火下迅速引发韩国人不满,今年年初中国网红博主李子柒在其发布的腌制泡菜视频下方标注“中国美食”这一话题也在韩网引起轩然大波,“泡菜=中国美食”甚至成为韩国报道中介绍李子柒的开场白。

此外,两国网民还就汉服与韩服展开过争执。去年,中国漫画博主“Old先”创作了一组关于汉服的漫画被韩国网友指出疑似韩服,而就在今年9月,韩国男团防弹少年团在社交平台晒出身穿改良韩服的合影也被中国网友嘲讽抄袭唐装。事实上,中韩两国自古文化相近,两国服饰在很多方面难免存在相似之处。

不过,真相似乎并不重要。随着越来越多权威研究及官方辟谣的出现,中韩两国“文化之争”中的流言蜚语大多都已被证实为谣传,然而直至今日,谣言虽破,但误会丝毫不减,从两国舆论来看,双方都在成为令人讨厌的国家,韩国人、中国人对彼此而言几乎已经成为自大、蛮横的代名词。中韩在批评对方“狂妄的民族优越感”的同时,殊不知自己可能也在以同样的姿态做出判断。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