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金融投资业界3日消息,今年IPO募资规模有望达到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20亿元),再次刷新前一年创下的历史新高。今年年初最热门的IPO——LG能源解决方案募资规模为12.8万亿韩元,已达到去年全年募资规模的65.3%。尽管原定于年初上市的现代工程因股市低迷和建设行业投资心理萎缩等,取消上市计划,但今年等待上市的大型IPO仍“排起长队”。
具体来看,今年计划上市的IPO主要包括现代炼油(预估企业价值为8万亿韩元)、教保生命(3万亿韩元)、CJ欧利芙洋(4万亿韩元)、SSG.COM(10万亿韩元)、Kurly(4万亿韩元)、Onestore(2万亿韩元)、SK Shieldus(4万亿韩元)、Kakao Mobility(6万亿韩元)、Kakao娱乐(10万亿韩元)等。其中现代炼油、教保生命、Onestore、SK Shieldus等企业已申请上市预备审查,预计运营Market Kurly平台的Kurly公司也将于下月初申请上市预备审查,并有望于年内正式上市。
对于大型IPO的接连上市,证券行业担心这将给股市带来一定负担。据了解,去年IPO规模创下历史新高,韩国综合股价指数 (KOSPI)总市值同比增长11.25%,但同期KOSPI指数涨幅仅为3.6%,而2020年KOSPI总市值的涨幅(34.19%)与指数涨幅(30.75%)基本持平。KIWOOM证券研究院韩智英(音)表示,去年指数增幅之所以不及总市值,其主要原因是大型IPO的上市导致其他大型股票比重缩减,相关供需波动性扩大。企业净利润难以跟上市值总额的增长,导致股票估价负担加重。
外国投资银行(IB)高盛近期也发布报告书称,每当大型IPO出现,机构投资者就会受到出售所持股票重新进行投资组合的压力。从以往情况来看,IPO企业在1个月内总市值超过10万亿韩元、机构投资者净抛售时,往往会造成韩国股市低迷不振。
不过如果股市持续低迷,IPO的市场规模将会较预期有所缩减。证券业界分析认为,公募股的认购竞争率一般与KOSPI指数有一定联系。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3月提交事业报告书后计划上市的企业较多,但如果股市持续低迷,企业可能会在3月左右推迟上市日程或取消上市计划。

【图片提供 韩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