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有望达到42%,同比扩大4个百分点。另一家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以去年第四季度为基准,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在5G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高达80%。
5G智能手机耗电量远超前一代的LTE智能手机,其自发光的特性一方面提升了可视度和亮度,同时使得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更加适用于5G智能手机。分析指出,5G智能手机市场的蓬勃将使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搭载率进一步提升。但随着近期OLED DDI供应吃紧,智能手机出货量会否受到影响引发关注。
新冠疫情暴发后,电视机、电脑等销量上升,DDI需求暴涨。据悉,去年DDI价格同比攀升20%至30%,今年涨幅也有望达到两位数。行业方面认为,DDI价格涨势已充分反映出其在供应上面临的问题。另据行业估计,中国最大面板供应商京东方(BOE)近期遭苹果“砍单”,初步原因或系DDI短缺。据韩媒体TheElec报道,由于DDI短缺,京东方的面板产量自2月以来一直在下降。消息人士称,光伏电池板的成品率似乎也是一个问题,预计京东方的生产问题至少将持续到5月。
分析称,DDI供应短缺问题与芯片本身附加值低、体积大且生产数量有限不无关系。全球OLED DDI厂商三星电子、台积电、联华电子等目前业务重心为高附加值芯片,加上OLED DDI制程主要为48纳米、28纳米,各厂商制程IP不同导致同种芯片无法大量生产。行业相关人士表示,AMOLED DDI对硅晶片的需求量大,且各厂商制程标准存在差异,随着电脑、平板电脑的OLED DDI需求上升,未来供应短缺问题恐进一步凸显。
但目前来看,韩国显示器厂商暂未受到影响。数据显示,韩国厂商在OLED DDI设计领域占据全球市场80%以上的份额,三星电子非存储芯片LSI业务部门份额高达50%,占据绝对支配地位。韩国麦格纳芯片(24%)、SiliconWorks(7%)、台湾瑞鼎科技(6%)、Anapass(2%)等分列其后,韩国厂商客户则以三星显示和LG显示为主。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DDI供应仍较为依赖韩国产商,此前提出的DDI自主化在实现上仍有诸多阻力。收购麦格纳芯片计划的流产,也令DDI供应面临更多困难。

麦格纳生产的OLED DDI【图片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