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银行(央行)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20.42(2015年基准为100),环比上涨0.1%,自去年9月和10月以来,时隔4个月连续2个月呈上升趋势。
央行经济统计局物价统计组长徐正锡(音)表示,“尽管2月份城市燃气等能源价格下降,但是以食品和住宿为中心的服务价格上涨,导致环比略微上涨。虽然3月服务价格也在上涨,但由于LNG价格和城市燃气价格下降等因素交织,需要继续观察生产者物价上涨趋势是否会持续。”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韩国6月全产业生产在汽车和半导体的带动下,时隔三个月重回增长轨道。服装、化妆品等消费品销售回暖,带动消费额四个月来首次转正。然而,受运输设备投资持续低迷影响,设备投资已连续四个月下滑,创下近七年来最长跌幅。 韩国统计厅31日发布的《6月产业活动动向》显示,剔除农林渔业后的全产业生产指数(经季节调整)为113.8(以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增长1.2%。此前,该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下滑,4月下降0.7%,5月再降1.1%。 此次回升主要得益于制造业回暖,环比增长1.7%,带动矿工业生产同步增长1.6%。其中,半导体(6.6%)、汽车(4.2%)和金属加工(4.7%)表现突出。但电子零部件环比大幅下跌18.9%,创下自2008年12月(-30.9%)以来的最大跌幅。 统计厅服务业动向科长崔昌润(音)指出:“电子零部件主要供应智能手机产业,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智能手机所需的OLED和LCD偏光膜的出货量大幅减少。” 制造业出货量环比增长1.8%,其中半导体和石油精炼增势明显。汽车内销出货增长4.1%,出口出货也上升1.7%,整体表现稳健。 内需指标同样呈现回暖迹象。服务业产出受金融、保险等行业拉动,环比增长0.5%;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样上涨0.5%,结束了自3月以来连续三个月的下降趋势。 分品类来看,乘用车等耐用消费品销售下滑1.6%,但服装(4.1%)和化妆品(0.3%)等准耐用品及非耐用品销售均有所增加。崔昌润分析称:“补充预算发放的消费券尚未完全反映在6月数据中,但消费心理自5月起已明显回暖。” 然而,设备投资环比下降3.7%,已连续四个月为负,创下自2018年2月至6月以来的最长跌幅。崔昌润指出:“2月半导体制造设备投资大幅增加,形成基数效应,导致同比数据连续五个月增长,整体投资水平依然较高。” 建筑业同样显现复苏态势。6月建筑完工量环比增长6.7%,时隔四个月重回正增长。虽然土木工程下降2.8%,但建筑工程增长10.3%。崔昌润表示:“建筑业低迷有所缓解,但完工量同比已连续14个月减少,全面复苏仍需进一步观察。” 31日,出口车辆与集装箱整齐排列在京畿道平泽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7-31 15:01:53韩国统计厅30日发布《4月产业活动动向》显示,韩国产业活动指标时隔三个月再次出现生产、消费、投资三大指标全面下滑局面。受美国对部分商品征收25%关税影响,汽车行业首当其冲,产业生产重回负增长轨道。美国贸易壁垒影响开始在韩国经济数据中全面显现,同时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指标也持续低迷,对内外经济双双陷入停滞局面。 具体来看,剔除农林渔业并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全产业生产指数为113.5(2020年为100),较上月下降0.8%,三个月来首次转为负增长。公共行政、矿工、服务、建筑等各大行业生产均出现下滑,其中矿工业生产下降0.9%,制造业则受汽车(-4.2%)、半导体(-2.9%)等影响,同比下降0.9%。 汽车生产自去年11月(-6.6%)后时隔5个月再次转为下降。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特朗普政府自4月3日起对进口汽车正式实施25%的高额关税。韩国银行(央行)此前发布分析称,如果美国持续当前关税政策,韩国产业中汽车行业或受到最大冲击,这一担忧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此外,现代汽车集团在美国佐治亚州新建的现代汽车美洲新厂(HMGMA)已经开始量产,也成为韩国汽车产量减少的因素之一。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李斗元表示,汽车产量减少主要集中在环保车型和特殊用途车型领域,佐治亚州工厂3月开始全面运营,与关税因素共同导致国内产量下降。 各项内需指标同样呈现负增长。反映服务消费情况的服务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下降0.1%,继3月(-0.1%)之后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代表实物消费的零售销售额指数则受半耐用品(-2%)、耐用品(-1.4%)、非耐用品(-0.3%)销量全面减少的影响,整体较上月下降0.9%,也是自3月(-1%)以来连续两个月减少。 4月设备投资环比下降0.4%,连续两个月下滑。在汽车等运输设备方面的投资增长9.9%,但在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设备方面投资减少4.5%。反映建筑业生产情况的建筑施工实绩(以固定价格计算)环比下降0.7%,同样连续两个月出现减少,其中土木工程增长6.6%,但建筑工程减少3.1%导致整体下滑。 生产、消费、投资三大经济指标均出现下降,但反映三至四个月平均趋势的景气综合指数依旧呈现上升趋势。反映当前经济状况的同步综合指数循环变动值环比上升0.2个点,预示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综合指数循环变动值环比上升0.3个点。李斗元表示,4月主要指标受内外不确定性增强、消费心理恢复缓慢、建筑行业低迷等因素综合影响,整体呈现下行趋势。 4月29日,京畿道平泽港内遍布等待出口的汽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30 14:21:05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地时间2日宣布,不仅韩国,还针对越南、印度等地的韩国企业核心生产基地加征最高达46%的对等关税。这一举措迫使三星电子和LG电子重新评估经营战略。目前半导体暂未列入对等关税适用范围,但考虑到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对钢铁、汽车等产品实施额外关税,业内普遍关注半导体未来是否也会受到影响。 日前各家公司发布的业务报告显示,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电视和显示器等产品主要在越南生产,尤其是智能手机在越南工厂的产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LG电子则在越南生产家电产品。此外,印度和中国也是两家公司生产智能手机、冰箱、空调和显示器等产品的重要基地。根据最新政策,自越南和印度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即将分别适用46%和27%的对等关税,而中国的关税总额则从此前的20%增至54%。 业内人士认为,实际关税落地实施情况尚不确定,同时各生产基地已有既定的生产计划需要执行,因此短期内调整生产规模较为困难。目前不同国家的关税水平存在差异,企业正在评估提高生产基地灵活运营的战略调整方案。一位家电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家电产品本身的营业利润率较低,额外关税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不可避免,这可能会对美国消费者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特朗普政府未来可能会对关税政策进行调整。 半导体暂未列入对等关税范围,但业内认为政策变动的风险尚存。半导体产品是智能家电、智能手机、人工智能(AI)服务器等终端产品的核心组件,而上述终端产品的关税上调会间接影响半导体市场。 韩国制造的存储芯片出口至中国台湾进行AI服务器组装后,再出口至美国,则可能受到关税影响。美国是AI服务器的重要销售市场,而美国本土的AI服务器组装比例较低,一旦关税实施,科技巨头的服务器采购成本会大幅上涨。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此次未把半导体列入关税范围,是考虑到美国本土企业的负担。英伟达的大部分高带宽存储器(HBM)芯片来自SK海力士,而美国本土存储芯片厂商美光超过90%的DRAM产量也来自海外。如果美国政府对半导体加征关税,这些企业会受到直接冲击。 半导体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大多数美国科技公司都依赖海外进口芯片,如果对半导体产品征收关税,美国本土企业会首当其冲。因此,相较提高关税,特朗普政府更有可能通过政策手段吸引半导体企业增加在美国本土的投资。 高丽大学经济学教授姜成镇(音)指出,美国一直在推动芯片厂商在本土建厂,但短期内在美国建设半导体工厂几乎不可能,因此特朗普政府在正式推出半导体关税政策之前,必然会反复权衡利弊。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左)2022年访问位于越南河内的三星电子越南法人,并检查通信设备生产情况。【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5-04-04 10:40:24今年,受人工智能(AI)PC需求增长的推动,笔记本电脑市场原本有望强势反弹。然而,美国突如其来的关税政策让PC企业不得不下调业务预期。面对关税冲击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风险,全球PC企业正在加快应对措施,包括将生产工厂迁往美国或提高美国市场产品售价。 据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于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7.9%。2024年第四季度,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PC经销商提前大量囤货,导致今年以来订单减少。与此同时,市场寄予厚望的设备更换需求增长迟缓,PC经销商在追加订单方面保持谨慎。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给刚露出复苏迹象的笔记本市场泼了一盆冷水。美国政府自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关税,3月3日进一步加征10%,使总税率达到20%。中国是全球笔记本电脑的主要生产地,全球约89%的笔记本电脑产自中国。 市场原本预计,受Windows 10停止服务及AI PC需求增长的双重推动,2025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将同比增长4%以上。然而,随着关税负担加重,PC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乐观情绪降温。 全球第二大PC制造商惠普(HP)已表示,关税对公司业绩将产生负面影响。在2月27日(当地时间)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2至4月)财报展望中,惠普给出了低于市场预期的盈利指引,并指出:“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以及零部件成本上升正在压缩利润空间。” 全球PC市场排名第一的联想(Lenovo)也受到了关税影响。由于其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大幅增加库存,以应对新关税政策。分析师预计,这一库存调整将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联想PC出货量大幅下降。 面对关税冲击,PC企业正加速调整生产布局。一些企业计划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其他国家,或直接提高美国市场产品价格。 惠普正考虑将部分制造工厂迁至美国,以符合特朗普的“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政策。公司CEO恩里克·洛雷斯表示:“到2025财年末(10月31日),惠普将在北美市场销售的中国制造产品比例减少至10%以下,并考虑在美国进行生产。”不过,他也强调:“如果将制造基地迁往美国,不仅需要调整组装流程,还需重新建立零部件供应链,因此这一评估将需要较长时间。” 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在持续扩大,其潜在影响不容忽视。目前,美国政府已三度推迟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25%关税,而墨西哥也是PC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联想在墨西哥运营着大规模服务器组装工厂,惠普近年来也在墨西哥扩大PC生产,并逐步将部分笔记本电脑制造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洛雷斯表示:“如果(墨西哥等地)被加征额外关税,我们会像调整中国供应链一样进行风险管理,并根据需要采取成本优化及价格调整措施。”此外,惠普计划在2025年内裁员最多2000人以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台湾PC制造商宏碁(Acer) 也宣布,将在美国市场上调笔记本电脑售价10%,若关税进一步上升,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明星产品AI PC本身成本已经较高,如今再叠加关税,企业必须尽快制定应对方案。可以预见,美国市场的PC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3月3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联想Yoga太阳能笔记本电脑亮相。【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3-11 15: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