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物>马莉,为中国诗歌与思想造像

发稿时间 2012-08-03 08:12
文/王元涛

马莉作为中国代表媒体《南方周末》的编辑,多年来深受众多文字工作者的敬爱。经她编发的作品,曾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精神质量,在未来,将更加显示出其文明的意义。同时,马莉更是一位优秀诗人,字里行间处处透出南方女子的敏感与华美。诗人梁小斌对她的评价是:“马莉诗歌精神里无处不在的纯净之光,终于演变为中国当代女性诗歌的一个重要母题。”


2011年1月,马莉“诗人肖像画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由此,诗人马莉,成功完成了向画家马莉的华丽转身。画展上,名流云集,镁光耀眼。无论是刘索拉,还是西川,大家都隐隐地盼望着,诗人肖像画展能成为一次事件,借此,诗人与诗,将有机会再度浮升于公共话语河流的表层。如今,在中国,诗人群体似乎已接近隐匿无踪了,马莉把他们揪出来,嵌进画框,就相当于将他们钉上了十字架,有一种西风瘦马古道残阳般的壮美感。


在画展上,凝视画布呈现的北岛或王小妮,我们可以读出马莉的不甘:为什么,在中国,今天的诗与诗人,会遭受如此冷遇?要知道,我们是活在一个有着伟大诗歌传统的国度啊。是诗承载的信息太过单薄?是诗的互动完成太过苛刻?是诗与诗人的传奇性全然丧失?还是现代诗歌与传统诗词骤然割裂,使得人们无法在新形式感中找到美或寄托?

马莉的画作,正是一种尝试,试图解答这个迷惑。

马莉为时代找到精神隐喻

马莉为什么要画诗人?她的灵感从何而来?她的画技是如何练就的?据她自己介绍,少年时,她就有画家梦,甚至高考时,还曾面临考一般院校还是考美术院校的选择,最终,她决定,美术可以自学,于是,她考入了中山大学中文系。

马莉笔下的诗人画像,大都面色沉郁,目光冷峻。因为他们敏感,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的苦难何等深重,并且永无穷期。因此,他们葆有的最基本的姿态就是批判。可是,如今,还有哪个诗人会像北岛一样挺身而出,对压迫与不公发出愤怒的呐喊?诗歌远离政治,指是的远离“为政治服务”的奴性与工具性,可今天有些诗人却逃得太远了,缩进了自己的小小躯壳,沉溺于琐碎的日常感受。诗人不再关心他人了,因此,他人还有什么理由要关注诗呢?

同时,有太多的诗人,面对这个物质化的世界,投身于潮流,淹没于潮流,无力自省,无力自拔,因此,也就难以发出独立的声音。他们宣称,诗要回到语言本身。这句话,几乎就相当于“自生自灭”。海子之后,少有诗人自杀的消息,因为他们的内心,或已麻木,或已满足,早已拒绝痛苦。

因此,有论者指出,马莉的画作,不仅画出了一群原生质的人,也为这个时代找到了一个恰当的精神隐喻,从中可以看出马莉惊人的观察力和巨大的好奇心。每一位诗人,都在她笔下传神,她的画作,将成为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视觉记忆。而诗人们是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观察者和批判者,当他们以这种方式被聚集到一起时,整个世界都应该向这个原点汇拢。


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称:“据我认识的少量诗人看,如芒克的头发特征,由于马莉的夸张描绘,使那双往上翻看的朦胧醉眼和浓眉,更加传神。而且,整个画面大面积使用绿色,让芒克那股子青春气息洋溢画面。韩东的肖像,强调出一种清瘦和神情的冷峻,为此,马莉拔高了肖像脖子的长度,并让脖子硬挺挺的从坚实的衣领中伸出来,俗话也常用梗着脖子来形容人脾气犟的,看来犟与视觉上的硬有通感。于坚的脑袋在马莉笔下,就像一个烈日直射下的鹅卵石,在轻柔白云和温暖阳光的对比下,仿佛有种既坚硬又烫手的感觉。”

光芒并不需要光芒的照耀

在马莉的画作中,有几位诗人在早年间曾经享受过明星待遇,比如杨炼,他的《诺日朗》,曾痛快淋漓地完成了很多人的诗启蒙。“高原如猛虎,焚烧于激流暴跳的万物的海滨/哦,只有光,落日浑圆地向你们泛滥,大地悬挂在空中。”别说你读不懂,这是灵的招唤,你张开全身毛孔去感受就行了。诗人,永远是一种精神存在,提示世界的另一个维度。除了升官发财香车美人之外,我们脆弱的灵魂同样需要照拂。

诗人是文字的巫师,诗就是分行的教义,而马莉的画,则是无宗教处之宗教精神的外显。在这些枯瘦的画面上,你是否可以嗅到殉道者的气息?杨炼的诗中还有这样句子:“成千上万座墓碑像犁一样抛锚在荒野尽头/互相遗弃,永远遗弃:把青铜还给土,让鲜血生锈。”


很多人都反对用“女诗人”来称呼翟永明,当文字引发灵魂与肉体一同颤栗时,诗与性别无关。看马莉画的翟永明,很容易想起她的名作《母亲》,“无力到达的地方太多了,脚在疼痛,母亲,你没有/教会我在贪婪的朝霞中染上古老的哀愁/我的心只像你。”“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不着边际地爱你,这秘密/来自你的一部分,我的眼睛像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在与诗迎面相遇的片刻,爱与我们一起,变得洁净透明。

食指曾经这样写道:“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泪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未来并没有给食指太多的希望和快乐——但请不要说食指是精神病人,他只是不肯再与这个世界合拍。因此,马莉画笔下的食指,眼帘低垂,但还没有完全闭合,似乎在顽强地与这个世界保持着微弱的联系。

实际上,中国诗人今天的地位很可能是正常的。北岛与顾城等人曾经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反而是畸形的,极度焦渴的土地,哪怕只接受一滴雨水,也会腾起冲天的热雾。当年就是这样。除了食指、北岛、杨炼、顾城,更有多多、芒克、昌耀、舒婷,都是传奇,都是传说。

诗人于坚说:“马莉的画很好看,或者说很美。有着卢梭式的朴素和非专业气质。马莉的画符合常识,符合普通人对绘画的那种基本感受。这种感受在当代中国时髦的画廊里寥若晨星。观念和功利主义已经摧毁了当代美术,野怪黑乱的漫画式作品已经成为时代主流,成为媚俗者的方向。所以突然间看到诗人马莉的绘画作品,像踩了一脚刹车,时代的大流突然停下来,安静了,我们看到一群僧侣,哦,那些写诗的傻子,那些穷人、那些鹅卵石。”


马莉说过:“光芒,并不需要光芒的照耀。”但我们却完全可以期待,马莉即将在北京宋庄举办的“诗人肖像大展”再次能够成为公共事件,因为它的价值将是恒久的。同样值得期待的,是她新近着手进行的“思想者肖像”系列,贺卫方、吴思、章诒和、张耀杰……这些不屈的思想者,将在马莉的画布上坚定凝望未来。马莉的激情,在一定的尺寸上燃烧,将足以照亮我们内心无边的粗陋与黑暗。

图片说明
001:诗人、画家马莉
002:马莉与丈夫、文艺评论家朱子庆
003:诗人于坚肖像
004:诗人芒克肖像
005:思想者张耀杰肖像展示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