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原来它已是一座现代建筑

发稿时间 2013-05-05 13:46

在中国,曾有几代人,小学入门第一课的内容,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少年描述自己的人生理想,很容易借用天安门来说事:“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了去北京,看天安门。”因此,天安门一直是北京最热的旅游景点,金水桥畔,永远都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可以说,老外来中国,必登万里长城;中国人到北京,则必看天安门。如果搞一个调查统计,我相信,在中国,以天安门为背景的照片,一定数量最多。

北京城门多,只说正门,就有外城永定门,内城正阳门,紫禁城午门。而天安门,则是皇城的正门。这么多正门中,何以天安门独享殊荣,堂而皇之地进入国徽,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实际上,它是在1949年以后才变得重要起来的。据坊间消息,说当年的毛泽东也并不是十足的无神论者,他听从了民间高人的指点,终生未入紫禁城,因为高人推算称,入皇宫对他极为不利。但这并不影响他使用天安门,于是1949年10月1日午后,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很多人误以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名言,也是在天安门上说的,其实不是,那是他在政协会议上的发言,与天安门无关。

毛泽东选择在天安门宣布建国,自然有传统因素在起作用。从明清时代起,皇帝们就在天安门颁布重要诏令,称为“金凤颁诏”。此后,天安门前,多次举行阅兵式,而且,在“文革”期间,毛泽东还多次在天安门接见数十万红卫兵,那是他个人权力与声誉达到顶峰的标志。

没有朱棣就没有天安门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1420年建成。永乐,是朱棣的年号。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所立太子早逝,因此,他将皇位传给了孙子。这引起朱棣不满,遂起兵造反,从封地北京一路杀奔南京,夺得皇位,然后把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可以说,没有朱棣,也就没有天安门。起初,天安门并不像今天这样的气派,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承天门”,取“承天启运”之意。尽管朱棣是抢来的皇位,但自命“承天”,还是不客气的。

古时候,没有避雷针,因此,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牌楼毁于雷火。八年后,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临撤走时,为泄愤四处放火,承天门再次被毁。

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1987年,北京市一木材厂曾发现一块牌匾,四周为莲花云边,中为满文,左为蒙文,右为汉文篆书“天安之门”。据专家推测,在清朝初年,天安门曾被短暂称为“天安之门”,是从满文直译过来的。

登上天安门城楼,可以明显地发现,天安门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间,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代表皇帝的尊严。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排列整齐的红漆巨柱共有60根,代表一甲子,取江山永固之祥。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有仙人、走兽。

城楼下层,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有心人可以注意到,天安门的红色显得很暗,是一种阴惨的色调,传达着一种肃杀的气象。城台下部,是近两米高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饰有精美的雕刻。城楼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的梯道,供上下城楼使用,俗称马道。

天安门的5个拱形门洞中,中间的门洞最大,唯有皇帝可以进出。城楼前有外金水河,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中间一座最宽的称“御路桥”,也是专为皇帝而设。御路桥两旁有宗室亲王过往的“王公桥”,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员和兵弁、夫役只能走“公生桥”。说起来,等级社会真就是麻烦,一座城门,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金水河两岸有两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及两座近10米高的华表。石狮系明代永乐年间原物,距今已有500多年。华表上满刻着盘龙与云朵,巨柱顶端加上了云板、承露盘并蹲坐着石兽,此兽有注视皇帝出入之意,因而人们把前华表上两只背北面南的石兽叫“望君归”,把后华表上两只背南面北的石兽称“望君出”。“望君出”的意思就是,别整天躲在后宫和嫔妃们厮混,要经常走出来关心一下老百姓的生活。

天安门曾经被拆掉重建

“金凤颁诏”,是为明清两朝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时在天安门举行的颁诏仪式。史料显示,举行颁诏仪式时,皇帝并不亲自出面,而是由礼部尚书用云盘承接诏书,捧出太和殿,然后在鼓乐仪仗的引导下抬到天安门城楼上,再将诏书放在宣诏台的黄案上。

其后宣诏官登台,宣读诏书。此时,在天安门下的金水桥畔,文武百官等按官位序列面向天安门依次行三拜九叩大礼。诏书即如皇帝。诏书宣读后,由奉诏官把诏书卷起,放在木雕的金凤嘴内,再用彩绳悬吊“金凤”从天安门垛口的正中徐徐放下,城楼下早有礼部官员双手捧着云盘恭候。

随之,“金凤”嘴中的诏书落于云盘,此举称为“云盘接诏“。如此,皇帝发布的重大命令,在天安门进行一套隆重而繁琐的仪式后,方向全国各地颁发。

到1949年,由于兵火战乱,长期失修,天安门建筑结构已严重坏损变形,主体严重下沉。因此,1969年,天安门被彻底拆除重建。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见到的天安门城楼,已经完全是一座现代建筑,这一点,与韩国的光化门和崇礼门相似。

当然,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是秘密。不仅北京市市民不知道,就是近在咫尺的中山公园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被苇席围起的天安门里在干什么。据称,当时所有参加重建的人员都被告知,这是政治任务,不准和任何人说起,包括家人。

在重建的过程中,天安门最高的脊瓦正中处,曾发现一个30厘米见方的木盒,里边有金元宝,还有朱砂,以及黄豆、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五彩粮”。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藏了这个木盒?历史已杳然不可考。

当然有的已分辨不清了。接着摸出块拇指大的红宝石。再摸出来的是一粒粒像红铅笔头似的东西,手指一捻,变成朱红色粉状物,是朱砂。此外还有五彩粮:

天安门的60多根巨柱也都是重新换上去的。当时,曾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找到了质地较好甚至更大的原木,但因运输问题,改从加蓬进口。这种木材质地坚硬,颜色为红或黄,遇火不着,只冒烟。据参与工程的工匠后来称,从没见过那么好的木材。

重建天安门城楼工程,自196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到1970年3月7日竣工。这项工程仅琉璃瓦就制作了近100种规格,10万余件。在底座墙镶了一层砖,外墙打了50厘米厚的水泥。重修的天安门城楼比原来长高了87厘米,这是因为天安门多年下沉,根据史料记载,可以说天安门恢复了原始的高度。

文/王元涛

图片说明:
001:石狮拱卫天安门
002:喇嘛也拍天安门
003:中午的门洞今天也禁止通行
004:城楼内的漂亮宫灯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