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商工会议所17日公布包含以上内容的《近期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特点与启示》报告书。根据报告,目前外商直接投资——“绿地投资(Greenfield)”规模最大的地区是欧盟。
数据显示,美中贸易战前后三年各国或地区绿地投资规模变化方面,欧盟增加47%,增幅排名居首,此后是中国(13.5%)、日本(12.1%)和美国(5.7%)等。韩国(-32.6%)、印度(-28.7%)东盟(-12.3%)出现减少。
韩国崇实大学全球通商科学专业教授李文炯(音)表示,欧盟通过碳边境调节制度重组供应链、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英特尔投资SK的例子可看出,全球资本对受美中贸易战影响较小的欧盟等发达国家更感兴趣。
报告对2013年至2020年见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收益再投资率分析发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值从2013年的28.8%提升至43.7%,与此相反,韩国从49.0%减少到18.2%。美中贸易战前后三年的数据比较显示,OECD平均值从36.5%上升到40.3%,韩国从44.8%下降到32.1%,同期美国和德国分别上升4.7和4.4个百分点,加拿大和智利分别减少5.9和4.7个百分点。
据分析,美国、日本等主要国家法律规定,外商将在当地的盈利用于再投资时,相关资金认定为FDI。韩国在2020年2月《促进外商投资法》修订之前,外商本土的盈利再投资时,不被认为是FDI,因此韩国相关数值低于其他国家。
另一方面,过去10年全球50亿美元以上大型并购案不断增多。2011年大型并购占全球并购规模的29.9%,2021年上升39.7%,数量也从69宗增加到197宗。同期美国(4.2个百分点)、中国(28.4个百分点)、德国(29.1个百分点)大型并购规模增加,韩国在2016年以后仅有1宗。
报告分析,数字融合产业快随发展、外商减少直接投资等,是大型并购案增加的主要原因。当下全球产业数字化加速、市场和通商环境不确定性上升,今后大型并购数量和规模还将增加。
报告书建议,韩国应当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完善国际联合并购制度,建立类似欧盟的工厂投资项目,提升外商投资吸引力。

繁忙的釜山港 【图片提供 韩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