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一词通常指相对强势的群体在未经同意的前提下,使用相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如服饰、语言、音乐等,且不在乎被挪用的文化本来意义,这一概念因一名美国女高中生在社交平台晒出身穿中式旗袍参加舞会照片,被华裔网友指责“我的文化不是你的舞会礼服”而引发争论。部分人士认为,在挪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刻板印象加深、文化原有意义被改变、弱势文化被强势文化被取代等问题,这一概念也因此常与殖民主义关联讨论。在服装和时尚行业,涉及文化的知识产权常因文化交流与传承难以寻根溯源而遇窘。此次事件也因此无法界定为抄袭,而被冠名为“文化挪用”,传统设计被法国人“抢走”的担忧充斥网络。
一直以来,不乏有时尚大牌“借鉴”中国传统元素进行产品设计,“国际秀场刮起中国风”、“中国元素走向世界”被网友喜闻乐见,而此次所谓“文化挪用”风波刺激国人神经,除了对不提出处冒犯感的愤怒,似乎也折射出来自网友深深的文化焦虑感。江陵端午祭申遗、汉服与韩服源头之争等在前,此次事件也再度引发关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思考。
一边是汉服爱好者线上线下竭力科普“马面裙”、呼吁“重视我们”,另一边却出现“以倭代华”、丧失自我的奇怪风气。我们在以尊重为原则展开交流的过程中,也应保有对自身的尊重,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工作,让文化自信不失根基,让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限于一句口号。

中国留学生在法国抗议迪奥“文化挪用”【图片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