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调查由《东亚日报》和韩国国际交流财团(KF)、成均馆大学中国研究所共同委托舆论调查机构Research and Research于本月11日至14日面向全国20岁至39岁的420名成年人进行,评价标准从“完全没有好感”(0分)到“非常好感”(10分),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中国的平均好感度仅为2.73分。低于美国(6.76分)、日本(3.98分)和朝鲜(2.89分)。
受访者中对中国的非好感评价(以10分满分,得分为0分至4分)比重达到78.8%。其中,评分为0分(20.5%)的比率和3分的比率(21.8%)相差无几。
关于“不喜欢中国的理由”的提问中,回答“中国主张辛奇(泡菜)和韩服起源于中国”的受访者占比最大,达到48.2%。其次是“中国人权等问题"(35%)、"尖端技术、人才、信息泄露和知识产权侵害"(29.3%)、"政治体制"(26.4%)、"中国对部署萨德实施经济报复"(18.8%)等回答位列其后。
关于“韩中关系现状”的提问中,回答“不好”的受访者占比58.9%,回答“好”的受访者仅为5.2%。其中,回答"中国政府对韩国的高压外交及态度"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的受访者占比最大,达到52.9%。
对于“请客观评价对中国最正面评价”的提问中,回答“无正面评价“(31%)的受访者与回答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32.1%)的受访者比率几乎一致。
对此,专家指出,韩国民众对中国的情感纽带正在消失。成均馆大学教授、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表示,如果20岁至39岁韩国国民对中国的负面认识逐渐成为主流,那么未来韩中关系将可能变得非常脆弱。
在“是否有访问中国的意向”的提问中,65.4%的受访者回答“没有计划”。其中20至24岁的受访者回答占比最大(78%)。
尽管如此,78.8%的受访者同意“中国对韩国的经济发展很重要,因此在经济方面需要和中国合作"。在对”经济合作的主要原因”的提问中,回答”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巨大”(42.3%)和“韩国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依赖度高"(36.7%)的受访者位列第一、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