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三十年名人访谈⑤】 为韩中文化交流发展建言献策——前韩国顺天市长许锡

发稿时间 2022-09-01 08:54
【编者按】

“三十而立”,自1992年8月24日韩中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后,已经携手走过三十个春秋。在迎来三十岁生日之际,本报特别邀请韩国各界知名人士,撰文回顾韩中两国交流历史,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三十年前的夏天,我们怀揣对彼此的好奇和期望,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交流之窗,我们共同分享喜怒哀乐,携手走过春夏秋冬,一起再次全新出发。

在韩国的北方外交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两国结束对峙,走向合作。受访者们在撰文中以第一视角道出韩中建交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回忆合作交流中的点点滴滴,并对下一个三十年寄予无限希冀。希望可以对读者更加客观、正确地理解韩中关系有所裨益。



2018年秋天,我正式访问了北京,并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一位朋友。他曾是马奈草地俱乐部会长,汉字名字是金锡顺。在我发给金锡顺会长的简历中,由于中文中没有隔写法,所以我被称为许锡顺天市长。因此,金锡顺会长一看到我的简历,还以为我们的名字相同。

因为这样的缘分拉近了我和金锡顺会长的距离,于是我们谈话就是像在唠家常一样。他因为好奇我的年龄,就问我是什么属相并说自己是属兔的,而我也回答自己是属兔的。金会长开玩笑说,看外表就知道我们是同岁,之后又说到自己的生日是“某月某日”时,我大吃一惊,没有想到我和金会长连生日都是一样。金会长说:“或许我们的缘分从前世就开始了。”

我参加顺天市长选举时,为了建立创业生态系统,访问了北京中关村。我与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戴键一起吃饭喝酒时也一样,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就像邻居家的哥哥一样,虽然是第一次对话,但不知为何感觉如此熟悉。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共识,这应该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吧?

文化是什么呢?我认为文化是“人们生活的方式或思考的方式”,总之,文化是我们生活方式的集合。从这一点来看,韩国和中国、中国和韩国的文化是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还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我认为相似的地方更多,这就是交集,也是共识。

我喜欢“大同小异”这个词。韩中文化就是大同小异,但如果无视相似之处,只强调不同之处,必然会产生矛盾。所以,我认为韩中文化交流的第一步就是关注大同,尊重小异,这样才是对待彼此生活和文化的正确态度。

我们应该摒弃“拒绝承认差异,并认为差异是一种错误的存在”的观念。最近韩国社会也正在成为多文化社会,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单一民族理论,以语言差异、肤色差异、文化差异为借口进行歧视和排斥。

韩中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应将日本吸纳进来,并将整个东亚文化交流发扬光大。从这一点来看,推进韩中日东亚文化城市活动的地方政府之间持续交流变得非常重要。例如,推进“东亚文化城市地方自治团体首长联席会议”等也很有意义。

希望以韩中建交30周年为契机,超越政治、外交、经济,将韩中关系发展成为坚实的文化交流,使两国关系走向更加成熟的新阶段。(作者为前韩国顺天市长许锡)

 

【图片来源 韩中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