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三十年名人访谈⑯】不为人知的建交过程及对两国未来关系的一些逆耳忠言

发稿时间 2022-10-04 09:49
한‧중 수교과정과 미래를 위한 약간의 쓴소리

【编者按】

“三十而立”,自1992年8月24日韩中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后,已经携手走过三十个春秋。在迎来三十岁生日之际,本报特别邀请韩国各界知名人士,撰文回顾韩中两国交流历史,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过去的三十年间,我们怀揣对彼此的期望和好奇,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交流之窗,我们共同分享喜怒哀乐,携手走过春夏秋冬,再次全新出发。

在韩国的北方外交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两国结束对峙,走向合作。受访者们在撰文中以第一视角道出韩中建交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回忆合作交流中的点点滴滴,并对下一个三十年寄予无限希冀。希望可以对读者更加客观、正确地理解韩中关系有所裨益。


将时钟拨回1987年6月29日,正在竞选韩国总统的卢泰愚发布《6·29民主化宣言》,我作为他的核心参谋一员,参与起草北方建交政策,但面临着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艰巨任务。那一年8月,我担任国际安全企划部长特别辅佐官的我为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法律专家会议访问中国,接受了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乔石的接见,进行了颇具意义的对话。

1990年9月,我以韩国奥委会(Korean Olympic Committee)顾问的身份受邀再次访问北京,与张致赫会长一起和金黎、叶选宁副会长进行了会谈,晚上出席了北京市长陈希同举行的欢迎晚宴。建设部部长林汉雄、交通部副部长王展义、国务院副秘书长、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TT)会长郑鸿业等中方人士在座。

9月25日,我在北京大学发表了主题为“韩国经济发展与教育”的特别讲座,350多名师生在场。当天我和北京大学干部、教授们举行了座谈会并共进晚餐,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第二天我走访了人民日报社,就韩中两国尽快建交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进行了说明。

1991年7月,我受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申办组委会的邀请再次访华,和体育部部长吴绍祖,以及李瑞环、陈希同、张百发等主要人士举行会谈,就尽快建立韩中外交关系达成极高的共识。会谈中我向当时的中国最高领导人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以及负责建交具体工作的副总理田纪云、邹家华,外交部长钱其琛等转交了饱含卢泰愚总统问候及诚意的书信。在我返回韩国后,将访华成果一一向卢泰愚总统进行了汇报,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在7月25日再次将卢泰愚总统的书信(原文16页)转交于上述8位人士。

之后从李瑞环、陈希同等人士处得知,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对我方的书信极为认可,并表示要我们再耐心等一阵子。同年11月13日,在首尔新罗酒店举行的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上,我和钱其琛举行了秘密会谈,此后两国外交部快速促成了工作会谈,进展非常顺利,于1992年8月24日正式签署了韩中建交共同声明。

韩中关系并不一直是一帆风顺,最近中国对韩国的一些看法中似乎暴露了一些内心的想法,我认为不应忘记建交当时的初心,需站在互惠平等的立场上维持与对方的关系。另外,韩中日三国不仅是地理相近、历史交往悠久的邻国,文化上也一脉相承,在当今世界秩序的主要动力经济合作上应互相合作,巩固三国关系发展的基础。三国之间若能实现共同认可的正义,用民主方式调节矛盾促进合作,可以形成具有认同感的共同体。

韩中建交是近现代史上后无来者的改写世界史的历史事件,我参与其中贡献一些小小的力量,回忆过去的同时也为韩中关系存在的不确定性感到隐忧,但无论如何韩中两国不能忘却建交初期的精神。(作者为前韩国体育青少年部长官、现韩半岛福利统一基金会理事长朴哲彦)
 

前韩国体育青少年部长官、现韩半岛福利统一基金会理事长朴哲彦 【图片提供 韩中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