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贸易协会(KITA)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22日发布的《疫情前后韩国主要出口商品竞争力诊断》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1年疫情期间,韩国13大主力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增加了0.22个百分点,升至全球第4位。
韩国13大主要产品占韩国总出口的75%,且占世界贸易的46%。13大主要产品具体为半导体、机械、石油产品、石油化学、船舶类、汽车零部件、汽车、平板显示器、钢铁、无线通信机器、家电、电脑、纤维类。
韩国贸易协会表示,这些关键产品在疫情期间全球市场份额的增加得益于全球进口规模需求的复苏和部分项目出口竞争力的提高。
据推测,全球进口规模需求复苏和部分项目出口竞争力提高对韩国出口分别贡献了476亿美元和113亿美元。尤其是船舶类、电脑、平板显示器、石油化学、汽车、石油产品等6个项目出口竞争力大幅提高。
另外,今年韩国在中国和美国仍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截至今年1月至8月,韩国13大主要产品在中国进口市场上的份额仍保持第2位(15.13%),较2021年上升0.34个百分点。在美国进口市场,13大主要产品的份额自2020年以来连续3年保持第5位,今年在美国进口市场的份额同比增0.14个百分点达到5.61%。
此外,对华出口开始大幅下滑的4月至8月,通过对13大产品的出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比起出口竞争力的减弱,出口对象国的进口需求萎缩是这一时期出口减弱的更大因素。对美进口贸易稳步增长对韩国出口产生积极影响。
韩国贸易协会副会长郑晩基表示, 最近7个月连续出现的贸易逆差现象,不是因为韩国出口竞争力下降,而是因为中国等主要出口对象国的进口需求萎缩及韩国能源进口规模剧增。由于韩国出口的四分之一依赖中国,因此产业方面有必要改善出口结构,降低对华依赖。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