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弃婴保护舱”持赞成意见的人认为,其是救助了2000多名弃婴的“生命之舱”,而认为“弃婴保护舱”是在助长弃婴行为的反对意见也同时存在。在5月11日韩国领养日之际,就此现象对匿名生育制等相关制度的议论也大量出现。

韩国领养日5月11日,在首尔冠岳区主之爱共同体教会,保育员正在整理“弃婴保护舱”。【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主之爱教会称,“弃婴保护舱”是“生命之舱”,如果没有“弃婴保护舱”,被遗弃的孩子们都将流落街头。持赞成意见的人们也主张“弃婴保护舱”是无力抚养孩子的父母可以寻找的最终手段。
据悉,将孩子托付在“弃婴保护舱”的大多数是未婚妈妈。截至今年4月,将孩子放入“弃婴保护舱”的人中未婚妈妈占比84.4%,去年这一比率为68.9%。从年龄段来看,将孩子托付在“弃婴保护舱”的人中,20多岁的人最多,占51.9%;30多岁的人占28.3%;10多岁的人占9.4%。为了隐瞒怀孕的事实,在考试院、卫生间、汽车旅馆等医院以外的场所分娩后,使用“弃婴保护舱”的人所占比例去年为12.3%。
主之爱教会牧师李钟洛(音)表示,教会职员通过“弃婴保护舱”里的监控看到有婴儿被放入的话,会在10秒内安排咨询师与父母见面并提供咨询,去年有97.2%的父母接受了咨询。教会通过提供咨询尽力说服父母将孩子留在身边抚养,对于确实情况困难无力抚养的父母,教会建议他们通过委托其他家庭抚养或安排领养,让孩子在健全的家庭中成长。去年被放入主之爱教会“弃婴保护舱”的106名婴儿中,回到原生家庭的有32名,被领养的有9名,进入保育院等设施的有65名。

电影《掮客》中的一个场面,该影片讲述了通过被遗弃在“弃婴保护舱”中的婴儿而相遇的人们的故事。【图片来源 CJ ENM】
另一方面,反对“弃婴保护舱”的人们认为,如果没有“弃婴保护舱”,相应的社会保障系统或社会福利法人团体会对父母们提供帮助。“弃婴保护舱”实质上是在诱导父母们作出将孩子放入其中的“便利”选择。
实际上,需要帮助的产妇可以通过保健福祉咨询中心得到政府的经济支援和产后护理服务的相关知识。但此支援的对象是面向已进行出生申报与居民登记的孩子,因此由于个人原因不进行出生申报的父母不能使用。而且根据韩国《领养特例法》,未进行出生申报的孩子也不能成为领养对象。
对此,社会开始出现主张引进不暴露产妇身份的“匿名生育制”。隶属于韩国国会保健福祉委员会的国民力量党议员金美爱表示,有必要制定相关制度,支援陷入困境的父母,保障婴儿的安全成长。于2020年提出保护生育的相关特别法案,目前国会也正在讨论中。
但同时也有反对意见称,“匿名生育制”无法保障孩子对亲生父母的知情权,侵害了儿童的人权。儿童人权团体等表示于11日举行记者招待会,要求中断匿名生育制的讨论。领养机构相关人士表示,在设施中长大的孩子因身边没有父母,自杀率高、自尊感低。从儿童的心理健康角度来看,“弃婴保护舱”的存在并不合理。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