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出口格局剧变 对华贸易时隔31年重现赤字

发稿时间 2023-12-14 14:49
이젠 우리가 중국에 돈 퍼준다... 중국 무역, 31년만에 첫 적자
剔除韩中建交第一年的1992年,韩国对华贸易时隔31年重现赤字,规模曾一度占韩国出口总量四分之一,担当韩国经济支柱的对华贸易格局出现剧变。

据韩国贸易协会和产业通商资源部13日消息,今年前11个月,韩国对华出口累计1140亿美元,自华进口累计1320亿美元,贸易收支出现180亿美元的赤字。对华贸易赤字以今年1月出现39亿美元赤字为开端,已连续11个月未能盈余。赤字规模仅次于韩国最大石油进口国沙特阿拉伯,居第二位。

从2003年至2018年的16年间,除2008年外,中国一直稳居韩国最大贸易顺差国,目前这一格局发生180度的转变。对华贸易收支之所以出现大规模赤字,最主要原因是出口结构生变。过去韩国对华出口中间材料,中国进行制造加工后再出口至全球,但随着中国大部分原材料实现自给,自韩国的进口需求下降,反之韩国快速发展的二次电池市场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必需材料及矿物。加之对华出口主力产品半导体行情低迷,导致贸易收支时隔31年重现赤字。

韩国对华出口除受到行业影响外,中美贸易摩擦等地缘政治风险、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等也是重要变数。对华贸易顺差在2018年达到556亿美元后开始下降,去年韩国贸易赤字创下历史最大规模,对华贸易顺差仅为12亿美元,勉强避免了赤字。但从除去半导体的对华贸易收支来看,顺差从2018年的197亿美元剧减至2020年的25亿美元,2021年出现26亿美元的赤字,今年赤字已超过300亿美元。在半导体的遮掩下,对华贸易收支看似维持盈余,但实际上除半导体外的其他产业多已出现赤字。

中国各产业的快速发展令韩国产品的立足之地逐渐缩小。不过2019年,石油化学产品还仅次于半导体和显示器,为第三大对华出口产品。但今年出口同比剧减21%。新冠疫情前,中国的石油化学原材料自给率仅为60%,但目前已达到90%-100%。除部分高端产品外,韩国产品对华出口均亮起红灯,显示器出口规模也从2019年的90亿美元降至今年的33亿美元。

就连曾在中国市场热卖的韩国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也落后于法国、日本等,中低价市场又被本土产品占领,韩国产品面临着尴尬境地。相反,韩国自华进口却持续增长,尤其是2020年后各国纷纷进入电动汽车时代,二次电池材料需求大幅上升。2019年,韩国自华进口二次电池材料规模仅为54亿美元,今年已翻番至125亿美元。
 

江苏连云港港码头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