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一带一路”】开启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二个金色十年

发稿时间 2024-03-11 09:58
古今辉映,绵延不息。在古老的岁月里,粤港澳大湾区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汇聚着东方的智慧与西方的风采。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多来,取得累累硕果,粤港澳大湾区与共建国家之间往来日益密切,“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共建“一带一路”正进入第二个金色十年。

▲双向奔赴:旅游交往一派火热

去哪儿平台上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前往新加坡的机票同比增长29倍,前往吉隆坡的机票同比增长20倍,前往曼谷的机票同比增长16倍;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赴“新马泰”三国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5倍,其中,赴马来西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2倍……一组组数据印证着旅游的火热,特别是与中国互免签证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一直位居出游人次的前列。

旅游是“一带一路”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旅游交往越来越密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首选项”,为多国经济发展带去新活力。

让中国公民“说走就走”,让外国朋友宾至如归。中国不断优化调整外国人的来华签证政策,配套出台新的签证便利化措施。日前,中国再一次扩大免签国家范围,从3月14日起,中国将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正积极出台“入境旅游促进计划”,为入境游客提供更多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更多便利化服务。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出境游人数将达到1.3亿人次,与此同时,2024年外国人入境游市场有望加速恢复。

作为侨乡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东在发展入境游方面优势明显,多个平台数据显示,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深受境外游客青睐。
 

外国游客在广州珠江边载歌载舞。【图片提供 广州日报】


“粤港澳大湾区有着中国最多、最密集的侨乡,祖居地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全球华人数量最为庞大,原乡文化、乡土记忆是全球华人最好的联系纽带。”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表示,建议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打造面向世界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将大湾区打造为广泛吸引海外华人的寻根之地。积极发掘华侨祖居地、非遗项目,保护祖屋、祠堂等华侨建筑,鼓励编订族谱、家谱,建立更多寻根示范点,丰富“寻根标志物”。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图片提供 广州日报】


朱鼎健提到,建议研究试点,针对海外华人更加开放的免签政策,增加停留时间,在内地停留期间可以自由往返港澳和内地,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特别是华二代、华三代前来大湾区开启“文化寻根”之旅,还可进一步放宽和降低海外华人在大湾区长期居留的门槛。此外,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面向世界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城市群的文旅吸引力方面,也要具有国际吸引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

▲人文交流:岭南文化“牵手”世界

“要了解中国,我必须学习中国的语言,通过语言才能读懂中国文化。”在结束一节由广州市面向友城市民开设的线上汉语课后,来自印尼泗水市的学员艾哈迈德动情地说起了报名理由。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23年起,广州以职场汉语学习为切入点,为38座国际友城提供线上学习服务,以及广府文化普及等内容。通过高效、便捷、实用的短期教学,快速提高友城友人的汉语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广府文化。项目推出后,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和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
 

国际友人在线上课堂学习汉语。【图片提供 广州日报】


事实上,国际化的粤港澳大湾区,友好省州、友好城市数量走在全国前列,国际朋友遍布全球。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积极与国际友城在经贸、文化、体育、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建立了深厚友谊。

 

拉脱维亚留学生专门到广州来学习汉语及武术【图片提供 广州日报】


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官网,截至2024年1月,广东共有省级友城49个,市级友城143个,县(区)级友城16个,覆盖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国际友城目前已增至105个,大步走进友城“百城+”时代。

如何更好地通过文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建议制定文艺精品出海的支持政策,让更多文艺作品走出国门,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交流合作,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许鸿飞介绍,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艺精品“走出去”也逐渐覆盖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关注。“可以出台鼓励艺术家对外交流的政策,成立对外文化交流基金,扶持有潜力的艺术家们更勇敢、自信地创作文艺精品,更广泛地走进国际舞台。”许鸿飞说。

中国艺术家在罗马献演杂技芭蕾、意大利钢琴家演绎中意名曲、当希腊人的咖啡慢生活遇上广州人的“得闲饮茶”、南沙港司机在比雷埃夫斯港“以技会友”……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形象,正通过一场场海外故事会,在海外民众印象中鲜活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主动讲好广州故事。在一场场交流活动将岭南文化推向世界的同时,也推动着跨越国界的文明交流互鉴。在动人的故事叙述中,双方情感纽带日益紧密,民心进一步相连。

▲规则联通:畅通开放合作渠道

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而规则标准“软联通”是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2023年广东RCEP进出口享惠货值超343亿元、广东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五年年均增长5.3%......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的第三年,中国与东盟已连续4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6.41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邻近多个RCEP成员国,彼此间经贸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日趋紧密。

“当前,中国高水平开放进入‘升级版’,全球产业技术、资本人才将加速向中国东移。RCEP将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扩大和深化,进一步推动各国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说。

RCEP是规则“软联通”的生动实践。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制度优势、服务优势、外贸新业态领先优势,以高标准对接经贸规则畅通开放合作渠道。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建议,可以把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认证服务,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中推行,在涉外律师协助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让律师能通过整体的公证系统,为“引进来”的企业减少繁复手续。

▲湾区实践:情谊日趋深厚 贸易往来频繁活跃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之间,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日趋深厚。在刚刚过去的2月21日-25日,2024“广州过年·花城看花——国际旅游知名人士花城广州幸福之旅”一行在广州开展了为期5天的深度旅行。75位知名人士及家属组成的“国际友人团”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感受了广州的多彩人文与来自花城人民的盛情。
 

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商贸往来火热。【图片提供 广州日报】


不止如此,在经贸合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更是频繁而活跃。双方互惠互利,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繁荣。

去年底,广东进出口商会主办的2023马来西亚跨境电商选品展在吉隆坡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展览中心开幕,吸引了200多家中马企业参展。据介绍,展会旨在打造一个中马互动、融通行业上中下游、产销协同的综合性开放型合作平台。同时,展会也充分展现中国产品、中国制造的特殊魅力,精准对接跨境电商、传统渠道贸易商的需求,推动中国品牌出海发展。

这正是双方经贸互动往来的一个缩影。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其中,出口5.4万亿元,增长2.5%;进口2.9万亿元,下降3.6%。2023年,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占进出口总值的36.6%,提升了0.3个百分点。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