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韩国政府计划逐步加大禁塑和限用一次性用品的力度,6月起在咖啡厅和快餐店使用一次性杯(塑料杯或纸杯)需缴纳保证金,11月起便利店和糕点店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咖啡厅等餐饮服务业门店内禁止使用一次性纸杯。该制度正式推行后,韩国也将成为全世界首个对使用一次性杯缴纳保证金进行立法的国家。
统计显示,韩国连锁咖啡厅一次性杯的年消费量由2007年的4.2亿个增长至2018年的25至28亿个。绿色和平组织2019年公布的报告书称,韩国人平均每人每年消费的一次性塑料杯多达65个。在如此高的一次性杯消费量下,一次性杯回收工作并不轻松。由于咖啡店使用的一次性杯一般包括塑料杯,各类吸管以及有涂层的纸杯、纸质咖啡托等,被扔在一般垃圾桶内的情况较多。首尔市曾于2016年在部分地区设置一次性杯形状专用回收桶,但未能取得显著效果,一次性杯的回收率仅为5%左右。根据韩国生产者负责回收制度(EPR),纸箱、易拉罐、玻璃瓶、轮胎、灯管等产品生产者需承担部分回收费用,但对于一次性杯,目前韩国并没有卖方或买方负担回收费用的制度。这也便是韩国政府积极推行对一次性杯缴纳保证金制度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从6月10日起韩国门店数量超过100家的各类连锁品牌店适用一次性杯保证金制度,覆盖全国3.8万余门店。消费者使用一次性杯购买饮品时除饮料价格外,还需缴纳保证金。若返还使用过的一次性杯时可退还保证金。预计每个杯子的保证金为200至5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7至2.67元)。个人咖啡厅虽不属于法定义务参与对象,但政府也鼓励其参与到此项环保政策之中。同时,从11月24日起,一次性塑料袋禁用范围将从目前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店铺和165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扩大到便利店等综合零售业和糕点店。
尽管目前距该环保政策的正式推行仅有约4个月时间,但执行该制度过程中不少具体细节尚未落实。一方面,政府并未对一次性杯的材质、印刷范围、涂层情况等制定具体标准。以烧酒瓶和啤酒瓶为例,政府规定这两种酒类的标准酒瓶应为绿色和褐色。而根据现阶段研究结果,主流意见认为一次性杯的材质应仅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且不在杯身进行印刷。同时纸杯应不使用特定颜色,印刷面积不超过15%。
另一方面,一次性杯的回收方式也仍在讨论之中。有意见认为,应在标准杯上贴附特殊制作的条形码,并建立可在其他店铺内退还保证金的回收系统。而消费者的保证金不仅可以退还现金,各品牌也可以积分方式返还。无人回收机除了设置在咖啡店内,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和大型商场内也将配有回收设备,以提高一次性杯回收效率。
此外,如何将回收回来的杯子进行再利用也值得思考。一次性杯保证金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可循环经济系统,而在新冠疫情仍持续扩散的背景下,既要保证回收杯子的卫生安全,也要摸索出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的方法。预计未来韩国还将对环保政策不断修改与完善,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还需各方的共同努力。

【图片提供 韩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