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韩中两国建交30年以来,两国贸易规模大增。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1995年两国进出口规模不足170亿美元,而2021年,进出口规模已攀升至3641亿美元,接近韩美、韩日、韩欧贸易额总和。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北京贸易馆数据显示,韩国2021年对华出口额为2136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20%,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也是韩国对华出口额时隔三年再次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一大出口对象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此前,韩国之所以对华贸易保持连续近30年的顺差,是因为“韩国制造”在中国市场曾经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然而,随着中国本土企业技术竞争力提高,“中国制造”逐渐崛起。例如,曾在2015年第一季度,以27.8%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榜首的三星手机,如今在中国的份额已不足3%。除此之外,曾经中国市场上耳熟能详的“韩国制造”也逐渐沦为“过去的回忆”。
而韩国对华贸易连续3个月的逆差引起各界的关注。韩国商工会议所于9日发布《对华贸易逆差原因及对应方案》报告指出,电池、半导体等主力产业领域,对华原材料和中间材料的进口依赖度上升是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其中,二次电池使用“精密化学产品”的进口额从去年上半年的38.3亿美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72.5亿美元,一年之内几乎翻了一倍。而作为电池关键原料的“氧化锂”和“氢氧化锂”的进口额仅今年上半年就达到11.7亿美元,超过了去年总进口额(5.6亿美元),创下韩国有记录以来的最高进口额。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萎缩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是韩国对华贸易逆差出现的重要因素。而且受俄乌冲突机导致国际原材料价格飙升、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韩国主要出口的钢铁和石油化学产品进口大幅减少等影响,韩国对华贸易逆差规模扩大。
韩国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委员池晚洙表示,最近几个月对华贸易出现逆差或是短暂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华贸易实现大规模顺差的时代逐渐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