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报亚洲日报

腊八话粥

发稿时间 2008-01-14 08:38

        何谓“腊八”?“腊”是古时十二月的祭礼,至少始于周代。《左传·僖公五年》:“虞不腊矣。”《说文·肉部》:“腊,冬至后三戊,腊祭百神。”由于“冬至后三戊”年年日子不同,所以,汉代以后统定“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


  数百年之后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腊八”竟与如来佛发生了巧合:“十二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以供佛。”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载:“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一种民俗形成后,其生命力是极强的。宋代以后,仍然保留了不少宋时的食俗。每年腊月,北方已是冰天雪地,寒气袭人。为了驱寒和避邪,上至皇帝、皇妃,下到贫民百姓都煮红糟(酒糟)粥,又吃朱砂粥,总称“腊八粥”。元朝有人写诗云:“腊月皇都飞月葛(腊)雪,八日朱砂香粥啜;鼎馔豪家儿女悦,丰充羊醴(甜酒)劳烹切。”“朱砂粥”本身就有除烦止渴、益气安神之功效,加上古人认为红色可驱邪气,所以对这种食俗更为推重。


  由于各地区各时期的物产、食习、宗教信仰不同,“腊八粥”也有甜咸、荤素、粗细之分。中国为何独崇“腊八粥”?中医学认为,脾晨起困顿呆滞,胃曙时津不濡润,故早餐口味不开,此时若食干坚脂厚之物,必然消化吸收欠佳且伤脾胰戕肠胃;而进清淡软柔之汤粥,可滋润胃气,生津滑喉。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